让更多宝妈重返职场——台青陈依媄在榕打造“早餐+公益”就业样本
让更多宝妈重返职场——台青陈依媄在榕打造“早餐+公益”就业样本
让更多宝妈重返职场——台青陈依媄在榕打造“早餐+公益”就业样本
台青陈依(yī)媄(左一)和店员霍志芳(左二)在接待(jiēdài)顾客。记者 唐蔚嫱 摄
清晨,仓山区上(shàng)三路,一间橙白色小店已亮起灯光,空气中飘着(zhe)烤面包(kǎomiànbāo)的(de)香气。“90后”宝妈霍志芳围着围裙,熟练地铺开吐司、放上煎蛋(jiāndàn)和蔬菜,再轻轻包好,交到顾客手中。点单、收银、制作饮品、清洁台面……她不停忙碌着,脸上始终带着笑容。而在此前,她曾因全职带娃一度陷入低谷,如今已是这家早餐店的培训督导。
“孩子1岁8个月的时候,我决定重新出来工作。”提起(tíqǐ)这段经历,霍志芳语气中满是感激,“很幸运遇到了陈(chén)依媄。”霍志芳口中的陈依媄,是福州薇麦初秋食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,一名来自台湾的青年创业者。10日,该公司在上三路的“早安(zǎoān)小薇”早餐门店揭牌(jiēpái)启用,吸引了不少顾客(gùkè)。
据悉,“早安小薇”的员工几乎都是女性,其中九成以上是像霍志芳(huòzhìfāng)这样的宝妈。“我们的工作时间从早上(zǎoshàng)6点到下午2点,正好不耽误接孩子放学。不少姐妹(jiěmèi)家就在附近,步行几分钟就能(néng)到店。”霍志芳说,这份工作不仅解决了(le)她们的时间困境,更帮助她们重新接轨社会,找回自信。
去年,陈依媄启动(qǐdòng)“早安小薇”市政项目,积极打造“家门口”的营养早餐工程(gōngchéng)。如今,“早安小薇”已在鼓楼、仓山落地5家门店,每个门店可提供约6个工作岗位。她说(shuō):“这(zhè)不仅是卖早餐,更能帮助年轻母亲重返职场,增加收入。”
在陈依媄眼中,二度就业的宝妈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份收入,更是被(bèi)接纳、被信任。为了打破“临时工”“辅助岗”的刻板印象,陈依媄鼓励员工参与门店管理,并(bìng)提供系统(xìtǒng)培训。霍志芳正是从(cóng)一名储备店长成长为培训督导,如今她也开始带动更多妈妈回归职场。
公益,是“早安小薇”的另一道底色。每(měi)售出一份三明治,门店都会捐出0.1元用于支持“大爱善行·四海传福”公益项目。同时,陈依(yī)媄还与妇联、残联合作,为(wèi)听障(tīngzhàng)女性打造定制化岗位和技能培训通道。目前已有两名听障宝妈在薇麦(mài)初秋的工厂实训(shíxùn),即将上岗。“听障朋友做事专注、细致,非常适合门店操作类工作。”陈依媄说,仓山区上三路的门店也将作为示范点,探索更包容的就业方式。
本月初,陈依媄还在仓山新开了一家主营蛋挞的烘焙店。从(cóng)选址设计到运营管理,几乎全由女性员工一手包办。她说,这份事业不仅要做大(dà),还要“做暖”,希望更多宝妈能走出厨房,站在柜台前,自信地说:“我也能工作(gōngzuò),也能创业。”(记者 唐蔚(tángwèi)嫱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